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

佛教對安樂死的看法

我是佛教的代表。我們是支持的。佛教是救生的宗教,安樂死就是自殺或他殺,誰做決定就是殺人兇手。我們是主張不殺生的,這是絕對的,但也不是必然的。
有時候一個壞人殺了許多好人,站在慈悲,站在維護公理和正義之下把這個壞人殺掉。殺了他後,我是為了正義而殺人,但我始終是殺了人,殺人終究要受罪業的果報,但比較之下,殺人的罪過比較輕,維護公理正義的積極功德是比較大的,所以殺生有時候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慈悲。
安樂死是一種可以令病人脫離痛苦,安祥地死去的方法。這是為了人而作出的一種慈悲,雖然是殺了人,但我們的出發點是不想病人再痛苦地生活。我們佛教是救人的宗教,見到人們這麼辛苦,難道忍心看著病人一直痛苦地活下去嗎?
我們佛教是一個救人的宗教,為了救人,要殺生,是無可避免的。佛教主張慈悲,所以我們佛教是支持安樂死的。

4 則留言:

  1. 「維護公理正義的積極功德是比較大的,所以殺生有時候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慈悲。」這句話不會令人錯覺有時殺人是合理而去犯罪嗎嗎?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沒錯,安樂死是一種可以令病人脫離痛苦,安祥地死去的方法,但同學對佛教不太了解有些演繹錯誤,佛教的意思是我們無法掌握過去,也無法掌握未來,我們可以掌握的,就只有當下,即是活在當下,要掌握現在,就是我們生存的時間,而安樂死是要人放棄生命的。
    依同學的說話佛教要人放棄生命,這與佛教本身教理是違背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鄧仔
    「維護公理正義的積極功德是比較大的,所以殺生有時候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慈悲。」是在正義下而殺人,亦即是維護公義。犯罪,即是壞人去做,不會令人有錯覺。

    回覆刪除
  4. 若自殺,若教他殺,見殺隨喜,都是殺業。果報現前,逃得了一時,逃得了來生嗎?這絕對不是佛教贊成的方式。佛教我們吃苦了苦,消業了苦,沒有叫我們自殺逃避了苦。自殺逃避不僅無法了苦,還更增罪業。

    請不要隨便用一己之見替佛教發言。我看過許多佛教大德長老談論,都清楚說明安樂死就是自殺,是不可以的。

    真正的佛教徒應該是要為其解說佛法,教其懺悔念佛,讓他的心得到寬解明瞭,讓他的心有所依止,這樣他來生才有真正的好去處。這才是真正的慈悲。

    回覆刪除